微信公众号  设为首页  加入协会  联系方式  会员简介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政策法规 >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发布时间:2018-08-29 10:05    已读次数:186

        企业主要任务:要对照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组织开展自查自纠。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发布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亲自推动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监督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隐患问题。企业所有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承担综合监督管理职责,其他分管专项(部门)工作的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承担相应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与员工绩效、晋级等挂钩。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公开承诺制度。各中央驻粤企业、省属企业等国有企业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本企业的安全管理职责,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实行安全生产属地化管理。

        2.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经费。

        3.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4.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例会和例检制度。坚持党政同责,企业党委会应每半年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董事会应每季度研究一次。企业总经理每月召开不少于一次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委会会议或者安全生产例会。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深入车间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分管负责人每周要组织分析研究、部署解决安全生产具体问题。企业必须层层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和例检制度。

         5. 强化企业安全风险排查管控。企业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落实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措施;要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突出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切实加强涉气作业、爆破、吊装、高空悬挂、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6.强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企业要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月安全生产检查、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复工复产前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制度,班组要建立班前、班中、班后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车间要建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安全生产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要严格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录入隐患排查信息系统,依法向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信息。要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要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要建立外包安全管理制度,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7.强化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持续开展复工复产全员安全教育“同堂听课”活动。要对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等)进行深入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 2 次的全员教育培训,对关键操作岗位员工要开展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知识,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8.强化企业安全应急管理。企业要编制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上报备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尤其要注重演练实效,强化“双盲”演练。分析存在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加强应急保障。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并按规定如实报告事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置工作。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17~2021 广州市番禺区商贸流通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