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荫山房建成于清同治十年。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有两大景区: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俗称旧园区);二是文昌苑景区。旧园区造园有四巧:一是嘉树浓荫,藏而不露。满园绿树遮蔽,荫凉幽静,显现“余荫”意境。二是缩龙成寸,小中见大。三亩之地,容纳颇丰,不唯楼台堂馆,亭榭轩桥,假山莲池皆备,而且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三是园林呈十字形布局。以水居中,纵向由东至西水池两口,横向桥廊飞架南北,建(构)筑物分布于水池周边,这就好像“十”字加上方框,即呈“田”状,故认为“田”即是太阳神,这样的园林布局,是太阳崇拜文化例证。四是园林建筑千姿百态,建筑装饰异彩纷呈。旧园区内有红雨绿云、浣红跨绿、深柳藏珍等三大景观和深柳堂、临池别馆、卧瓢庐、玲珑水榭等四大建筑。文昌苑景区,是以中华文昌文化为主线,继承岭南传统造园技法,造就“荫翳生凉,水殿风来,柳影樨香,时盈客袖”的园林环境。文昌苑主要有“文昌飞阁”、“挂榜青山”两大景观。
名园故主邬彬,字燕天,清朝举人,任刑部浙江司员外郎,诰授通奉大夫。其两个儿子也是举人,邬彬在京任职四年后,便以母年迈为由,乞假归隐乡里,兴建了这座园林。为纪念和永泽先祖福荫取“余荫”二字作园名。又因这座园林地处偏僻的岗地之下,故用“山房”这个朴素名字,以示谦逊。


